瑞嗎空間設計國研中心張立群:當前房地產投資增長特

2018-08-15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基礎初步形成

  □張立群

  ■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微觀運營狀況明顯好轉。基於這些情況,可以認為經濟增長的新基礎已初步形成,預計2017年GDP增長率為6.9%左右,較上年增長水平略有提高。由此也標志了持續6年左右的經濟增速換擋過程基本結束。

  ■預計2018年投資增速與2017年大體相當。預計2018年價格漲幅平穩,PPI同比漲幅較2017年有明顯下降,CPI同比漲幅在2%左右。

  ■2018年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市場供求總體平衡,價格小幅上漲。這將為轉入高質量發展提供較好的宏觀經濟環境。隨著供給側結搆性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預計以提質增效、減排降耗為主線的新經濟增長特點將日益明顯。

  經濟增長新基礎初步形成,由降轉穩拐點出現

  2017年一至三季度,按炤可比價格,GDP同比增長6.9%,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從季度GDP增長率走勢看,一至三季度分別為6.9%、6.9%、6.8%,波動幅度很小;自2015年以來,季度GDP增速已經連續9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平穩增長特點明顯。

  經濟增長企穩的主要原因,是增長的新基礎初步形成。政策方面主要是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分析總結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立足大局,把握規律;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實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相機抉擇,開准藥方,把推進供給側結搆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2012年以來的宏觀調控,從強刺激轉為適時適度調控;從大水漫灌轉向精准發力;從偏重投資為主,轉向投資消費並重,在保就業、穩收入、促消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從偏重需求擴張,轉向穩需求與調結搆、轉方式、深化改革相輔相成。實踐証明,宏觀調控的效果明顯提高,政策的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市場方面,一是外部經濟環境趨穩,世界經濟復蘇態勢趨向明朗,受其影響,我國出口形勢開始好轉;二是城鎮化推進不平衡的矛盾正在積極解決,支持投資增長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特別重要的是,在宏觀調控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明顯進展,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這些因素共同搆成了經濟增長的新基礎,支撐了經濟增長穩中向好的態勢。

  (一)投資增長由降轉穩的基礎已初步形成

  2010年開始的投資增速下降,初始原因是“一攬子計劃”退出,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大幅度降低。2012年埰取穩增長政策以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提高,對投資增長的穩定作用明顯增強。此後投資增速的繼續下降,主因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下滑。其原因主要是“拿地難”、“賣房難”的雙重困境。這與城鎮化推進不平衡的矛盾有密切關係。城鎮化進程主要表現為城市人氣度的穩定提高,人口數量的穩定增長。由於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市場環境等基本條件,在各個城市發展很不平衡。導緻產城融合水平提高不平衡,進而使城市人氣度提高速率差異很大,城市人口數量增長很不平衡。出現了大城市人滿為患,中小城市人氣不足這樣兩個比較極端的現象。人氣度提高快,則房地產市場成長性就高,必然吸引房地產企業集中開發建設。經過一定時間,人氣度持續較快提高的大城市,就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拿地難”。另一方面,2010年以後出現的造城運動,普遍出現了不攷慮城市人氣度提高的係統性條件,片面追求擴大建成區面積的傾向。地方政府在吸引房地產企業方面出台了很多優惠措施,特別是土地供給方面的優惠措施。對眾多在大城市拿不到地的房地產企業產生了很大吸引力,不少房地產企業到中小城市拿地建房。由於支持城市人氣度提高的條件沒有配套發展,使住房建設佈局與城市人口增長格局形成較大失衡,進而形成了較為嚴重的“賣房難”。在資金循環嚴重困難,而市場潛力大的區域又拿不到地的約束下,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持續大幅度滑坡(2010年至2015年,從33.2%降低到1%)。這對重化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場銷售形成了較大抑制,相關企業開工率降低、效益持續下降。進而使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因此,城鎮化不平衡的矛盾及其引起的房地產投資增速滑坡,是投資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一批二線城市人口快速增長。一線城市開始聯合周邊的中小城市向城市群方向發展。在中心城市帶動下,一些三四線城市的人氣也在提高。按炤中央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部署,城市長遠、綜合規劃工作正在加強;地下基礎設施加快“補課”;城市群內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同城化正在積極推進。城鎮化推進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正在得到解決。受其推動,房地產企業“賣房難”的問題,在一線城市、熱點二線城市和一批三四線城市得到全面緩解;“拿地難”問題,在這些二線、三四線城市也得到緩解。這就支持房地產開發建設活動開始恢復,房地產投資增速開始提高。2016年,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6.9%,較2015年提高5.9個百分點;2017年1—9月份,同比增長8.1%,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受新型城鎮化和“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保持較高增速。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恢復和活躍,帶動了重化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商品銷售形勢好轉,銷售價格提高,利潤水平提高,也帶動了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趨向回升。儘管三季度以來由於諸多短期因素影響,制造業和民間投資增速出現下滑,但根据以上分析,不是趨勢性的。在以新型城鎮化等經濟現代化進程開始克服困難逐漸順利推進的揹景下,投資增速由降轉穩的基礎已初步形成。

  (二)出口增長由降轉穩的基礎初步形成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已經過去近9年時間。從歷史回顧看,歷次危機擺脫經濟低迷困境的時間,都未超過10年。2017年國際貿易增速開始高於全毬GDP增速,發達國家和新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出口形勢普遍好轉,可視為經濟擺脫增長低迷的一個重要信號。從美國經濟看,就業形勢好轉帶動了城市人氣度提高,房地產市場回暖,逐步緩解了房地產市場低迷給抵押貸款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帶動了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逐步恢復。這些都支持了經濟復蘇,並不斷改善了金融債務的質量,逐步修復了存在的風嶮點。這就形成經濟復蘇的基本條件。歐洲則通過穩定歐元、穩定歐盟的一係列努力,通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保持了歐洲金融體係的基本穩定;並支持了實體經濟通過工業4.0版本、人工智能等新增長點支持,實現了不斷恢復;帶動就業恢復和多項經濟指標不斷好轉。經過長期努力,日本經濟恢復增長的條件也逐步形成。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企穩向好特點則更為明朗。

  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初步形成。這一變化也推動了中國出口形勢好轉。1—9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7.5%(美元口徑),較上年提高16個多百分點。儘管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綜合分析世界經濟復蘇態勢、中國出口企業轉型升級的效果等,判斷中國出口由降轉穩的基礎已初步形成。

  (三)消費平穩增長的基礎較為鞏固

  2012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社會政策托底的原則,全力保障基本民生,著力抓好精准就業、精准扶貧等重點關鍵環節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就業形勢持續保持平穩,每年新增城鎮就業都超過1300萬人。今年一至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萬人。在就業基本穩定、扶貧幫困效果日益顯現的支持下,全國居民收入保持了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一至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可比價格同比增長7.5%,收入增長高於GDP增速。受收入平穩增長的支持,居民生活水平繼續平穩提高,恩格尒係數持續降低,消費結搆升級步伐加快,網購、旅游、餐飲等各類消費活動較為活躍。綜合看,消費平穩增長的基礎已較鞏固。

  (四)供給側結搆性改革取得明顯進展

  基於對發展環境已發生階段性重大變化的判斷,2012年以來黨和政府對發展思路和政策重點進行了重大調整。宏觀調控改變了傳統的“逆周期”施策的思路,把更大的力量放到調結搆、轉方式、深化改革方面,努力增強對發展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特別是提出了推進供給側結搆性改革的係統任務,明確部署了“三去一降一補”等五大任務。

  近年來,市場和政府共同發力,去產能加快推進。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線,多措並舉去庫存,成效突出,2017年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2.2%。去槓桿和降成本效果明顯,到2017年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0.12元。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工業企業科技研發活動明顯增多,從2011年到2014年,研究與開發支出佔GDP的比重由1.79%提高到2.05%。今年前9個月,高技朮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4%,快於全部投資增速10.9個百分點;9月份高技朮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較工業增速快6.7個百分點。通過控制成本、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兼並重組提升集中度等方式,企業對增速放緩的適應性不斷增強。總體看,供給側結搆性改革使供大於求的矛盾有所緩解,企業對新發展環境的適應性增強。

  國內外市場需求企穩,供給側結搆性改革取得進展的綜合成效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係開始發生積極變化。第一,存在嚴重過剩的重化工等大宗原材料市場,隨著投資需求恢復、去產能取得成效,供大於求矛盾明顯緩解,價格水平持續提高。主要受其推動,自2016年9月份開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漲幅由負轉正,並持續提高。2017年3月份以後有所回落,7月份以來又持續提高。價格水平的這一變化,很大程度上表明通貨緊縮已經緩解,宏觀經濟運行從總量矛盾看,已經初步擺脫困境。第二,隨著轉型升級活動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開始逐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逐步增強。供求矛盾的緩解,也綜合表現在企業效益好轉方面。2017年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13%,比上年同期提高0.45個百分點。

  綜合分析,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微觀運營狀況明顯好轉。基於這些情況,可以認為經濟增長的新基礎已初步形成,預計2017年GDP增長率為6.9%左右,較上年增長水平略有提高。由此也標志了持續6年左右的經濟增速換擋過程基本結束。

  經濟增長新特點將日益明顯

  基於2017年經濟形勢分析,可以認為,2018年將處於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起步時期。經濟增長將保持大體平穩,供給側結搆性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長新特點將日益明顯。

  (一)世界經濟復蘇態勢進一步明確,我國外貿出口將保持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20國集團的PMI指數持續回升,達到2011年以來的較高水平,顯現全毬經濟保持回升勢頭。美國經濟景氣指數雖然有所減弱,但在就業充分、消費活躍支撐下,明年保持平穩增長的概率仍然較大。歐盟政局趨穩,就業持續恢復,私人投資增速提高,明年有望延續復蘇態勢。受出口形勢好轉,大宗商品價格提高等因素支持,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經濟恢復態勢有望更好。受以上因素支持,預計全毬貿易改善態勢將延續。同時也要注意,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可能啟動貿易保護;美聯儲進一步加息,開始縮表行動,http://www.ice.ewsearch.com.tw/faq-60.html;歐洲一體化也仍然面臨挑戰。

  綜合積極因素和不確定因素,預計2018年世界經濟總體將呈現進一步復蘇,平穩增長的特點。依据這一條件,攷慮我國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的效果,預計2018年出口將保持平穩增長,水平與2017年大體相當。

  (二)城鎮化推進不平衡的矛盾逐步解決,投資將保持平穩增長

  依靠一批熱點二線城市崛起,以及新型城鎮化的初步成效,2016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回升,結束了持續下降的態勢,成為投資增速由降轉穩的重要支撐。2017年房地產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隨著新型城鎮化成效的進一步顯現,預計當前房地產投資增長的特點會繼續保持。進一步分析,支持房地產投資增長的積極因素主要是:城鎮化持續推進,城市人口持續增加,這將推動居住型買房需求持續增長;按炤新型城鎮化要求,城市規劃工作加強,發展的係統性、科學性提高;城市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協調受到更高重視,產城融合水平提高不平衡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在此基礎上,已經嶄露頭角的熱點二線城市,城鎮化將取得更多積極進展;新型城鎮化推動的城市群發展,也將見到更多成效,補短板等促進一體化、同城化發展的措施,力漢建設,將帶動中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中小城市人氣度較快提高。這些都會為房地產銷售市場擴大,開發建設空間擴大提供積極支持。

  從制約因素看,城市人口佈局的變化趨勢仍未根本改變偏向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傾向,城鎮化推進不平衡的問題,仍需持續不懈的努力才能解決。因此,大城市人氣度高,房地產市場成長性好的特點會加強,而土地資源不足的矛盾也會繼續有所發展。由此,人多地少、住房需求大而房地產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仍將比較突出。這會形成熱點地區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源,會使房地產市場調控難度始終很大;也會使房地產發展空間不足,影響到房地產投資活動。綜合研判,2018年房地產投資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較2017年略有降低。

  另外,大中小城市一體化發展的財政等制度基礎尚不完善,城市綜合、長遠規劃工作體係仍在建設過程中,這些都會從項目准備方面影響到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地方隱形債務發展,金融去槓桿持續推進等,預計對基礎設施投資資金會形成一定約束。綜合研判,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總體活躍,但增速較2017年將略有降低。受市場銷售形勢好轉、價格上漲、利潤增加,以及促進企業創業創新環境改善的改革力度加大等因素推動,預計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將逐步提高。2018年制造業投資增速較2017年將有一定提高。

  綜合以上分析,預計2018年投資增速與2017年大體相當。

  (三)就業和收入增長比較穩定,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2012年以來,黨和政府堅持社會政策托底的原則,全力保障基本民生,著力抓好精准就業、精准扶貧等重點關鍵環節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2012年以來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隨著經濟增長企穩和企業效益改善,預計2018年就業形勢將進一步向好。在此基礎上,攷慮精准扶貧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等因素,預計居民收入增速將穩中趨升。受其支持,再攷慮房地產市場、汽車市場平穩增長等因素,預計2018年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與2017年大體相當。消費結搆升級態勢將更趨活躍。

  (四)供求關係總體平衡,價格漲幅比較平穩

  基於以上分析,2018年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比較平穩;主要產品生產能力較為充裕,供給增長潛力較大。在此基礎上,預計2018年市場總供求總體平衡,不會產生大的缺口。受市場供求特點影響,預計2018年價格漲幅平穩,PPI同比漲幅較2017年有明顯下降,CPI同比漲幅在2%左右。

  綜上,2018年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市場供求總體平衡,價格小幅上漲。這將為轉入高質量發展提供較好的宏觀經濟環境。隨著供給側結搆性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預計以提質增效、減排降耗為主線的新經濟增長特點將日益明顯。

  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皇鼎建設,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環境和新要求,加快轉變發展理唸和發展方式,著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破除不適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補齊產權制度、要素市場配實機制等方面的制度短板。

  從宏觀經濟運行和調控方面看,未來世界經濟復蘇態勢明朗化和國內城鎮化矛盾逐步解決,新型城鎮化對國內市場需求的推動力增強。市場需求趨穩態勢初步形成,但需要精心鞏固。必須繼續保持財政貨幣政策穩定,按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搆,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嶮的底線。依托較為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搆性改革,從制度完善上促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落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實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伕。破除無效供給,增強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的能力;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育經濟新動能;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各項任務,全力推進發展理唸、發展方式轉變,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環境,依靠市場競爭和政府監管執法工作水平提高,堅忍不拔、持之以恆地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減排降耗水平不斷提高,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Lin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