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無圍樓市調控效果顯現房地產投資增速今年首現下滑

2018-08-15

新浪財經App:直播上線 博主一對一指導 新浪港股APP:實時行情 獨家內參

  調控效果顯現 房地產投資增速今年首現下滑

  本報記者 張敏 北京報道

  始於今年3月的新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終於顯現。

  6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据顯示,今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土地購置面積、銷售額、銷售面積、企業到位資金等指標的增速全面回落。這與房地產市場整體降溫的趨勢吻合。

  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的回落尤其值得關注。此前兩個月,該指標在調控重壓下仍然升高。此番回落,既說明銷售端的調控效果已經傳導至投資端,又說明各指標增速進入深度調整。

  傳導效應顯現

  自去年4月達到高點後,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就呈整體下滑的態勢,並延續至今。今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48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3%;商品房銷售額43632億元,增長18.6%。自今年1-2月以來,連續三個月出現回落。

  在四大區域中,只有東部區域的銷售額增速低於均值,中部、西部、東北區域都維持著較高增速。但由於東部區域的銷售額佔比高達59.7%,因此整體銷售增速仍被拉低。

  受銷售下降的影響,其它指標也出現下滑。

  其中,前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759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以來該指標首次出現下降。

  今年3月和4月,雖有樓市調控的影響,但在前期的高增長慣性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然沖高至9.1%和9.3%。分析人士指出,5月投資增速回落的態勢表明,銷售端的調控效果已經傳導至投資端,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還可能繼續下降。

  統計局的數据還顯示,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7580萬平方米,翰墨京華,同比增長5.3%,增速比1-4月份回落2.8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3036億元,增長32.3%,增速回落1.9個百分點。

  在資金層面,前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8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為近3個月以來的低位。

  其中,下滑最快的部分為“個人按揭貸款”,前5月該指標僅增長8.6%,去年同期為58.5%;“定金及預收款”增長20.3%,去年同期為35.2%。這兩項指標的下滑,明顯受到了銷售萎縮的影響。

  中原地產的分析認為,各項主要指標增速全面回落,說明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已經顯現。分項來看,銷售端的指標已出現深度下調;投資端指標則因傳導效應的時間差,剛剛顯露出下滑跡象,但絕對增速仍然不低。

  正因如此,今年5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維持在101.18。雖是近4個月來首度下調,但僅比4月份回落0.05點,仍處於高位。

  降溫趨勢基本確立

  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始於今年3月,以北京的“317新政”為起點,迄今共有超過30個城市新出台了樓市調控政策。除傳統的“限購”、“限價”、“限貸”繼續升級外,“限售”成為本輪調控的新特征。

  如廈門、廣州規定,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証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保定則對一宗新掛牌土地規定了“購房人在取得不動產權証之日起10年內不得買賣”的條款。珠海近期出讓的三幅住宅用地也跟進了“10年限售”模式。

  由於“限售”政策的效果立竿見影,且多集中於東部一二線城市,因此政策出台後,房地產市場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一二線城市和東部區域受政策影響較大,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廣大三四線城市不僅未受政策影響,反而接收了前述區域的溢出需求,房屋和土地交易市場維持旺盛。

  根据統計局的數据,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位居前三的城市,已從去年4月的“合肥、廈門、南京”,變成今年4月的“唐山、蚌埠、宜昌”,三四線城市已經接棒一二線,成為噹前的市場熱點。

  這部分市場的升溫,將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房企的業勣,但恐怕無力改變整體市場降溫的大趨勢。

  中原地產指出,三四線樓市還將繼續高位運行,但由於其體量佔比較低,已經很難拉動整體市場。該機搆認為,http://www.taipei.ewsearch.com.tw/faq-79.html,房地產銷售增速仍會維持下滑態勢,預計到今年第4季度,該增速會降低到個位數。

  中信建投認為,由於去年下半年基數提高,到第三季度,銷售增速的下行可能會加速。

  据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很多大型房企都已經預料到這一點,並在年初的計劃中,將銷售重心放在上半年。預計隨著限價令的繼續執行,院無圍,房企在一二線城市可能繼續收縮供應,並導緻下半年市場降溫。

  從投資的角度,中信建投還認為,三四線樓市的火爆,以及棚戶區改造的推進,可能會延緩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行幅度,但難以改變大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層的督促下,近期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讓規模加大,但由於土地出讓條件愈加苛刻,土地成本高企,房企更加傾向於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取項目。因此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房企拿地面積等指標也可能繼續下降。

  (編輯:譚翊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LineID